天然气价格“过山车” 投机客火中取栗“黯然退场”
- 索引:1060
- 发布时间:2018/1/8 8:50:00
- 点击次数:316
- 加入收藏
从去年12月起,LNG(液化天然气)市场报价从6558.33元/吨一路上涨,到去年12月25日,直接刷新纪录高点8477.78元/吨,其间涨幅接近30%,但此后一周,这个报价出现高位跳水,至1月4日市场报价回落至5500元/吨,跌幅超过33%。
“如此快的跌幅,一下子套牢了不少投机资金。”一名天然气下游企业人士称。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国家相关部门针对今年天然气供应短缺现象进行了周密部署,加之各大石油公司加强管网互联互通与积极扩大LNG仓储运输产能,即便今年再度出现天然气供应短缺,相关部门也有能力有效化解风险。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在近期举行的论坛上指出,未来一段时间全球LNG供过于求将加剧,因此国内天然气供应完全有保障。
投机资本“各显神通”
记者多方了解到,从去年10月起,国内LNG市场开始风云突变,大量投机资本纷纷涌入各显神通。
究其原因,去年9月住建部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城镇清洁供暖的指导意见》,重点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煤改气”“煤改电”及可再生能源供暖工作,全面取消散煤取暖。
“投机资本因此嗅到了赚钱的机会。”上述天然气下游企业负责人分析说,一方面是冬季采暖季来临导致天然气需求骤增,另一方面北方不少地区液化天然气企业开工率在20%-40%之间,供应有所不足。有机构甚至预测,2017年冬天供暖季的天然气供应总缺口高达105亿立方米,即每日国内天然气供应缺口约在8000万立方米。
这迅速点燃了投机资本的炒作热情。
他回忆说,最初不少天然气下游企业四处托关系,在南方地区向中石油、中海油等天然气供应商采购LNG,然后运到北方地区待价而沽。当时北方地区天然气供应短缺,令LNG一天一个价。
百川资讯数据显示,从去年9月起,北方地区LNG累计涨幅超过100%,甚至去年11月底华北地区数家大型LNG企业一天内将LNG报价上调逾20%的现象。
“据我所知,当时不少游资还在四处寻找天然气下游企业,向后者提供资金代为囤积LNG待涨而沽,有时只需囤积天然气4-5天,就能收获逾30%的价差收益。”一家国内民间LNG贸易商罗刚(化名)介绍。更有甚者,不少投资机构干脆跑到新加坡直接斥巨资买涨天然气期货。
究其原因,受到国内天然气供应短缺影响,去年12月下旬新加坡地区天然气现货报价一度创下2015年以来最高值10.2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mmBtu),较6个月前翻了一倍,与此对应的是,LNG期货价格则徘徊在约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存在至少2美元的价差套利空间。
与此同时,一些投机资本则在境外航运定价交易市场投机买涨LNG船运费,押注中国天然气进口大增将令相关航运费用飙涨。
据船舶经纪商Clarkson和Fearnley数据显示,去年12月装载量16万立方米的LNG船运费一度冲上80000美元,较8个月前涨幅超过150%。
这导致国内LNG价格持续上涨,去年12月25日,国内LNG报价触及历史高点8477.78元/吨。北方地区部分企业甚至开出9500元/吨的报价,甚至山东与江苏地区部分LNG企业出厂价格直接冲上万元大关。
被迫止损离场
在罗刚看来,触发过去一周LNG价格大幅回落的最大驱动力,一是监管大棒“降临”,二是投机资本低估了相关部门协调各方资源提升天然气供应的能力。
去年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言人孟玮又指出,要立即开展天然气市场价格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坚决查处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以及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违法行为。
两天后,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就开始对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大庆分公司等17家企业涉嫌违反反垄断法问题开展调查。
“这对投机资本起到相当大的威慑力。”上述天然气下游企业负责人回忆说。从去年12月下旬起,部分嗅觉灵敏的游资开始要求LNG企业迅速抛售囤积的LNG库存,尽快回笼资金退出市场。不过,部分投机机构则选择留守。
“没想到的是,过去一周国内LNG供需关系发生明显变化。”罗刚指出,一方面发改委积极推进各大石油公司加强管网互联互通,激发天然气供应潜能,另一方面石油公司积极加大海外天然气采购力度弥补国内天然气缺口,甚至出现装载LNG的运船从巴西转道前往中国的状况,由此有效缓解了国内天然气供应缺口。
更重要的是,在相关部门指导下,大型石油公司提供的LNG报价低于市场价。即便市场报价超过8000元/吨,他们的报价依然在4500元/吨-5100元/吨之间。随着低价天然气供应持续增加,LNG市场报价不可避免地大幅回落。
记者多方了解到,在过去一周国内LNG价格大跌逾30%的压力下,不少投资机构纷纷对境外LNG期货进行止损。
一位曾参与买涨海外LNG期货的投资机构负责人透露,由于国内资本的LNG期货平均持仓成本约在7-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mmBtu),如今平仓离场将面临逾15%的损失。
“更糟糕的是,不少委托天然气下游企业在7000元/吨囤积LNG待涨的游资,损失幅度将超过20%。”他直言。如今他身边不少投资机构也开始打起退堂鼓,避免LNG市场价格“墙倒众人推”,遭遇更高幅度的损失。
“如此快的跌幅,一下子套牢了不少投机资金。”一名天然气下游企业人士称。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国家相关部门针对今年天然气供应短缺现象进行了周密部署,加之各大石油公司加强管网互联互通与积极扩大LNG仓储运输产能,即便今年再度出现天然气供应短缺,相关部门也有能力有效化解风险。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在近期举行的论坛上指出,未来一段时间全球LNG供过于求将加剧,因此国内天然气供应完全有保障。
投机资本“各显神通”
记者多方了解到,从去年10月起,国内LNG市场开始风云突变,大量投机资本纷纷涌入各显神通。
究其原因,去年9月住建部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城镇清洁供暖的指导意见》,重点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煤改气”“煤改电”及可再生能源供暖工作,全面取消散煤取暖。
“投机资本因此嗅到了赚钱的机会。”上述天然气下游企业负责人分析说,一方面是冬季采暖季来临导致天然气需求骤增,另一方面北方不少地区液化天然气企业开工率在20%-40%之间,供应有所不足。有机构甚至预测,2017年冬天供暖季的天然气供应总缺口高达105亿立方米,即每日国内天然气供应缺口约在8000万立方米。
这迅速点燃了投机资本的炒作热情。
他回忆说,最初不少天然气下游企业四处托关系,在南方地区向中石油、中海油等天然气供应商采购LNG,然后运到北方地区待价而沽。当时北方地区天然气供应短缺,令LNG一天一个价。
百川资讯数据显示,从去年9月起,北方地区LNG累计涨幅超过100%,甚至去年11月底华北地区数家大型LNG企业一天内将LNG报价上调逾20%的现象。
“据我所知,当时不少游资还在四处寻找天然气下游企业,向后者提供资金代为囤积LNG待涨而沽,有时只需囤积天然气4-5天,就能收获逾30%的价差收益。”一家国内民间LNG贸易商罗刚(化名)介绍。更有甚者,不少投资机构干脆跑到新加坡直接斥巨资买涨天然气期货。
究其原因,受到国内天然气供应短缺影响,去年12月下旬新加坡地区天然气现货报价一度创下2015年以来最高值10.2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mmBtu),较6个月前翻了一倍,与此对应的是,LNG期货价格则徘徊在约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存在至少2美元的价差套利空间。
与此同时,一些投机资本则在境外航运定价交易市场投机买涨LNG船运费,押注中国天然气进口大增将令相关航运费用飙涨。
据船舶经纪商Clarkson和Fearnley数据显示,去年12月装载量16万立方米的LNG船运费一度冲上80000美元,较8个月前涨幅超过150%。
这导致国内LNG价格持续上涨,去年12月25日,国内LNG报价触及历史高点8477.78元/吨。北方地区部分企业甚至开出9500元/吨的报价,甚至山东与江苏地区部分LNG企业出厂价格直接冲上万元大关。
被迫止损离场
在罗刚看来,触发过去一周LNG价格大幅回落的最大驱动力,一是监管大棒“降临”,二是投机资本低估了相关部门协调各方资源提升天然气供应的能力。
去年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言人孟玮又指出,要立即开展天然气市场价格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坚决查处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以及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违法行为。
两天后,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就开始对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大庆分公司等17家企业涉嫌违反反垄断法问题开展调查。
“这对投机资本起到相当大的威慑力。”上述天然气下游企业负责人回忆说。从去年12月下旬起,部分嗅觉灵敏的游资开始要求LNG企业迅速抛售囤积的LNG库存,尽快回笼资金退出市场。不过,部分投机机构则选择留守。
“没想到的是,过去一周国内LNG供需关系发生明显变化。”罗刚指出,一方面发改委积极推进各大石油公司加强管网互联互通,激发天然气供应潜能,另一方面石油公司积极加大海外天然气采购力度弥补国内天然气缺口,甚至出现装载LNG的运船从巴西转道前往中国的状况,由此有效缓解了国内天然气供应缺口。
更重要的是,在相关部门指导下,大型石油公司提供的LNG报价低于市场价。即便市场报价超过8000元/吨,他们的报价依然在4500元/吨-5100元/吨之间。随着低价天然气供应持续增加,LNG市场报价不可避免地大幅回落。
记者多方了解到,在过去一周国内LNG价格大跌逾30%的压力下,不少投资机构纷纷对境外LNG期货进行止损。
一位曾参与买涨海外LNG期货的投资机构负责人透露,由于国内资本的LNG期货平均持仓成本约在7-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mmBtu),如今平仓离场将面临逾15%的损失。
“更糟糕的是,不少委托天然气下游企业在7000元/吨囤积LNG待涨的游资,损失幅度将超过20%。”他直言。如今他身边不少投资机构也开始打起退堂鼓,避免LNG市场价格“墙倒众人推”,遭遇更高幅度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