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因导致火电严重过剩
- 索引:191
- 发布时间:2016/4/28 9:45:49
- 点击次数:205
- 加入收藏
由华北电力大学煤电经济性研究课题组编写的《中国燃煤发电项目的经济性研究》报告在京发布。中电联规划发展部张卫东作为报告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在会上接受了记者采访,对火电行业产能过剩的三大成因进行了深刻剖析。
第一 对用电量增速规律把握出现失误
我们可以把“十二五”的每年用电量增长做一条增速曲线,2010年增速11.5%,2011年增速7%,2012年增速5.5%,2013年有回升增速为7%,2014年增速3.8%,2015年增速0.5%,画出这条增速曲线是按每年下降3%的速度向下的,如果按这条曲线推算2016年有可能是-2.5%,但今年也有可能出现曲线拐点。
“十一五” 期间用电量平均增速10%,“十二五”出现每年增速降低3%的情况,这个发展趋势出乎绝大多数的人意料,只有很少一部分业内人士在一两年前认为中国用电量增速会下降到0左右。根据最新的国家能源局“十三五”能源规划征求意见稿,用电量增长推荐方案为5%左右,从现在看能源局已经对过去高的预测进行了修正,但结合目前经济发展转型的步伐和用电量增长的实际情况看,修正的还不够,再过一、两年还需要进一步调整。
目前看,整个“十三五”期间电力需求也许只有2-3%的增长速度,如果按照这个增速判断,“十三五”期间火电装机容量也许会过剩3亿千瓦以上。
第二 审批机制错误反映市场供需
首先是项目审批。目前,火电项目审批权下放各个省里,实际审批权下放的只是核准权,规划权还在国家能源局手里。电力统一规划、项目审批有其合理性,能够统筹发输配用各个环节协调发展,统筹水火风核各种电源协调匹配,但是在外部情况复杂变化情况下,如果判断失误容易造成大范围的、深远的负面影响。火电发展如果引入市场机制,装机过剩的局面估计不会像今天这么严重。
其次就是电价审批。煤炭和钢铁行业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产品过剩后,价格快速下滑,整个行业不赚钱了,反应到新建项目和投资就很快减少。电力行业从表面上看,2014年平衡有余,2015年严重过剩,因为还有利润,所以大部分项目还在投资。
利润哪里来呢?是从价格保护来的。一个产品在市场化条件下,如果出现过剩,价格一定会下跌,绝不会过剩了价格还很稳定甚至上涨。出现这种情况,一定是由于政府干预,目前火电标杆电价的管理方式,恰恰提供了这个价格保护。
也正是因为标杆电价审批,火电行业在煤炭过剩、煤价下跌到火电过剩的转换期间仍然获得了很好的利润。但这个利润能不能弥补未来的损失?现在不好说,估计弥补不了。现在火电标杆电价已将下调,装机严重过剩,经过一个周期循环,前些年获得的利润很可能又重新亏损掉。
第三 央企追求规模效应助推行业过剩
火电项目规模效益明显,过去机组单台都是20万千瓦、30万千瓦,现在基本上都是60万千瓦、100万千瓦容量,一个项目的投资都在几十亿元,使得民营企业参与机会变少,国企特别是央企是投资建设火电项目的主力军。对于一个企业,如果不把盈利能力作为最主要的目标考核,就会出现诸多问题。当前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机制和考核制度是有背离的,企业领导倾向于首先把企业规模做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火电行业产能过剩。
第一 对用电量增速规律把握出现失误
我们可以把“十二五”的每年用电量增长做一条增速曲线,2010年增速11.5%,2011年增速7%,2012年增速5.5%,2013年有回升增速为7%,2014年增速3.8%,2015年增速0.5%,画出这条增速曲线是按每年下降3%的速度向下的,如果按这条曲线推算2016年有可能是-2.5%,但今年也有可能出现曲线拐点。
“十一五” 期间用电量平均增速10%,“十二五”出现每年增速降低3%的情况,这个发展趋势出乎绝大多数的人意料,只有很少一部分业内人士在一两年前认为中国用电量增速会下降到0左右。根据最新的国家能源局“十三五”能源规划征求意见稿,用电量增长推荐方案为5%左右,从现在看能源局已经对过去高的预测进行了修正,但结合目前经济发展转型的步伐和用电量增长的实际情况看,修正的还不够,再过一、两年还需要进一步调整。
目前看,整个“十三五”期间电力需求也许只有2-3%的增长速度,如果按照这个增速判断,“十三五”期间火电装机容量也许会过剩3亿千瓦以上。
第二 审批机制错误反映市场供需
首先是项目审批。目前,火电项目审批权下放各个省里,实际审批权下放的只是核准权,规划权还在国家能源局手里。电力统一规划、项目审批有其合理性,能够统筹发输配用各个环节协调发展,统筹水火风核各种电源协调匹配,但是在外部情况复杂变化情况下,如果判断失误容易造成大范围的、深远的负面影响。火电发展如果引入市场机制,装机过剩的局面估计不会像今天这么严重。
其次就是电价审批。煤炭和钢铁行业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产品过剩后,价格快速下滑,整个行业不赚钱了,反应到新建项目和投资就很快减少。电力行业从表面上看,2014年平衡有余,2015年严重过剩,因为还有利润,所以大部分项目还在投资。
利润哪里来呢?是从价格保护来的。一个产品在市场化条件下,如果出现过剩,价格一定会下跌,绝不会过剩了价格还很稳定甚至上涨。出现这种情况,一定是由于政府干预,目前火电标杆电价的管理方式,恰恰提供了这个价格保护。
也正是因为标杆电价审批,火电行业在煤炭过剩、煤价下跌到火电过剩的转换期间仍然获得了很好的利润。但这个利润能不能弥补未来的损失?现在不好说,估计弥补不了。现在火电标杆电价已将下调,装机严重过剩,经过一个周期循环,前些年获得的利润很可能又重新亏损掉。
第三 央企追求规模效应助推行业过剩
火电项目规模效益明显,过去机组单台都是20万千瓦、30万千瓦,现在基本上都是60万千瓦、100万千瓦容量,一个项目的投资都在几十亿元,使得民营企业参与机会变少,国企特别是央企是投资建设火电项目的主力军。对于一个企业,如果不把盈利能力作为最主要的目标考核,就会出现诸多问题。当前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机制和考核制度是有背离的,企业领导倾向于首先把企业规模做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火电行业产能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