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吉电股份从单一火电成功转型综合能源
- 索引:493
- 发布时间:2016/12/5 8:58:55
- 点击次数:61
- 加入收藏
从东北黑土地到青藏高原;从大漠戈壁到黄土高坡;从烟波浩渺的鄱阳湖畔,到山川连绵的西南边陲……历经5年转型发展,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吉电股份)着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自我加压、自我革新,完成了由单一火电向风、光、供热、配售电、气电及电站服务等综合能源供应商的完美蜕变。
统计显示,从2005年划归国家电投到2016年上半年的10余年间,该公司改革发展呈加速之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经营业绩稳步增长:公司资产总额累计272.89亿元,增长686.88%;装机容量突破500万千瓦,增长421.08%。目前,公司已发展10家分公司、25家全资子公司、9家控股子公司、8家参股公司,总股本为14.61亿股。
新能源战略:
风日为媒,绿电突破
先见者明,先行者力。以国际金融危机及煤电矛盾集中爆发的2008年为分水岭,低碳经济浪潮迅速席卷全球。作为吉林省唯一一家以发电为主营业务的综合能源类上市公司,吉电股份的决策者们以敏锐的战略眼光抓住了清洁能源发展机遇,着手谋划新能源发展蓝图。
近年来,公司确定了优先发展新能源战略,把风能、太阳能作为引领企业转型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把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促进传统火电产业转型,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坚持走“清洁能源、绿色发展”的转型升级之路,聚焦“以清洁能源为主的国内一流上市公司”目标精准发力。短短几年的时间,公司一举踏上了由“跨越式发展”阶段进入“转型发展”的新征程。
坐落在科尔沁草原东端的吉林省长岭县受自然环境影响,多年来一直是省级贫困县,但这里的长岭三十号和“腰井子”,却是吉电股份绿电梦想艰难起步的地方。从2009年踏进这片土地的第一天起,吉电人就背起了央企“担当”的行囊。他们一边组织风电施工,一边组织团员青年走村进户、访贫问苦。2010年4月,长岭三十号和“腰井子”两个风电项目66台风机,共9.9万千瓦容量全部并网发电,使公司实现了清洁能源“零”的突破。统计显示,几年来,吉电股份累计在当地投资、控股风电项目共计30多亿元,为拉动地方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
此外,该公司还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加速推进传统火电项目改造升级与开发建设。2013年,该公司以松花江背压机组为载体,锁定资本市场,成功完成募集资金净额17.32亿元工作,实现满额发行、全额募集目标,不仅为公司扭亏增盈拓宽了债务融资空间,也为“火电机组清洁能源化和转型发展绿色能源”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该公司自2002年A股上市以来的首次成功融资,也是国家电投集团在中国境内首家定向增发成功的上市公司。到2015年底,该公司相继完成白城空冷机组供热改造和松花江供热增容改造,四平4号机、松花江4号机、白城1号机分获中电联能效对标竞赛一、二、三等奖;白城1号机荣获国家能源局600MW等级机组可靠性评价对标第一名。全公司火电机组全部完成环保改造和验收,实现达标排放。
统计显示,“十二五”末期,随着吉林长岭二期风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该公司全口径装机容量达到509.77万千瓦,比2010年末增长42.2%。其中,火电增加63万千瓦,增长18.6%;新能源增加88.47万千瓦,增长447%;清洁能源比重21.2%,比2010年末提高15.2个百分点,转型发展清洁能源结出累累硕果。
“走出去”战略:
稳北征西,不忘南扩
“十二五”初期,面对火电利用小时持续下降、风电严重弃风的困境,吉电股份领导层审时度势,抓住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的接续期,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顶层设计与“走出去”发展相结合、科学谋划与推动落实相结合,提出以风能、太阳能为发展重点的清洁能源战略构想,即到2020年,实现清洁能源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的战略目标。同时,确定“走出去”发展新路径,即“跳出吉林,发展吉电”,为推进该公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做好顶层设计。
2011年,公司挥师西北,挺进享有“世界风库”之称的甘肃省,收购瓜州风电51%的股权。至此,在这块曾经创造古代丝绸之路的神奇土地上,继续演绎吉电人“追风逐日”的绿电梦想。
2013年以来,公司广大员工在雄居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浩瀚无际的西北荒原,风餐露宿、战风斗沙,以“心系吉电、西北崛起”的豪情壮志,演绎了吉电股份光伏产业在西北高原实现“零”突破的神话。他们仅用7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青海格尔木一期、二期40MW和甘肃临泽50MW光伏项目,创造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盈利的业界奇迹。
2014年8月,在集团公司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国家电投旗下江西新能源公司51%股权成功并入吉电股份,收购风电资产总装机容量为250.5MW。这一优良资产的注入,进一步坚定吉电股份清洁能源战略取向,提振吉电股份“走出去”发展的信心。
截至2015年底,该公司“走出去”开疆拓土的足迹,已经从吉林省拓展到河南、安徽、江西、青海、甘肃、新疆、山东、云南等22个省区市,初步形成东北、西北、华东、江西“3+1”发展格局,储备资源已达1289.13万千瓦,产业化格局雏形显现。“北稳西征南扩”的清洁能源战略布局正从一个“大构想”演变成实实在在的“大手笔”。
转型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弯道超车
作为国家电投在东北区域的唯一电力上市公司,吉电股份相信,国家电投“核电强国梦、清洁能源梦”的历史使命中,必将有自己浓重的一笔。
国家电投董事长王炳华表示,国家电投清洁能源发展要坚持“精准投资,防控风险”的思路,对标国际国内先进企业,做专做实、做精做细,用好内部资源,充分发挥好集团公司所拥有的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这一优势。
正是基于国家电投这一优势产业,吉电股份将致力于先进能源技术的创新,打造东北区域清洁能源生产的龙头企业,成为可持续的绿色能源供应者,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国家电投四大平台——市场化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承接平台、清洁产业发展平台和区域化生产运营管理平台。
吉电股份总经理吴润华告诉记者,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未来,吉电股份将坚定以“电热为主、产业协同、创新驱动、一流公司”为战略目标,坚定公司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不改变,坚定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不动摇,坚定转型发展的劲头不松懈,努力做大做强国家电投二级单位的利润中心。具体来说,即力争到2020年,努力实现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其中,火电600万千瓦,新能源1000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到60%以上,在国家电投“十三五”期间实现“弯道超车”的总目标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统计显示,从2005年划归国家电投到2016年上半年的10余年间,该公司改革发展呈加速之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经营业绩稳步增长:公司资产总额累计272.89亿元,增长686.88%;装机容量突破500万千瓦,增长421.08%。目前,公司已发展10家分公司、25家全资子公司、9家控股子公司、8家参股公司,总股本为14.61亿股。
新能源战略:
风日为媒,绿电突破
先见者明,先行者力。以国际金融危机及煤电矛盾集中爆发的2008年为分水岭,低碳经济浪潮迅速席卷全球。作为吉林省唯一一家以发电为主营业务的综合能源类上市公司,吉电股份的决策者们以敏锐的战略眼光抓住了清洁能源发展机遇,着手谋划新能源发展蓝图。
近年来,公司确定了优先发展新能源战略,把风能、太阳能作为引领企业转型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把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促进传统火电产业转型,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坚持走“清洁能源、绿色发展”的转型升级之路,聚焦“以清洁能源为主的国内一流上市公司”目标精准发力。短短几年的时间,公司一举踏上了由“跨越式发展”阶段进入“转型发展”的新征程。
坐落在科尔沁草原东端的吉林省长岭县受自然环境影响,多年来一直是省级贫困县,但这里的长岭三十号和“腰井子”,却是吉电股份绿电梦想艰难起步的地方。从2009年踏进这片土地的第一天起,吉电人就背起了央企“担当”的行囊。他们一边组织风电施工,一边组织团员青年走村进户、访贫问苦。2010年4月,长岭三十号和“腰井子”两个风电项目66台风机,共9.9万千瓦容量全部并网发电,使公司实现了清洁能源“零”的突破。统计显示,几年来,吉电股份累计在当地投资、控股风电项目共计30多亿元,为拉动地方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
此外,该公司还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加速推进传统火电项目改造升级与开发建设。2013年,该公司以松花江背压机组为载体,锁定资本市场,成功完成募集资金净额17.32亿元工作,实现满额发行、全额募集目标,不仅为公司扭亏增盈拓宽了债务融资空间,也为“火电机组清洁能源化和转型发展绿色能源”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该公司自2002年A股上市以来的首次成功融资,也是国家电投集团在中国境内首家定向增发成功的上市公司。到2015年底,该公司相继完成白城空冷机组供热改造和松花江供热增容改造,四平4号机、松花江4号机、白城1号机分获中电联能效对标竞赛一、二、三等奖;白城1号机荣获国家能源局600MW等级机组可靠性评价对标第一名。全公司火电机组全部完成环保改造和验收,实现达标排放。
统计显示,“十二五”末期,随着吉林长岭二期风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该公司全口径装机容量达到509.77万千瓦,比2010年末增长42.2%。其中,火电增加63万千瓦,增长18.6%;新能源增加88.47万千瓦,增长447%;清洁能源比重21.2%,比2010年末提高15.2个百分点,转型发展清洁能源结出累累硕果。
“走出去”战略:
稳北征西,不忘南扩
“十二五”初期,面对火电利用小时持续下降、风电严重弃风的困境,吉电股份领导层审时度势,抓住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的接续期,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顶层设计与“走出去”发展相结合、科学谋划与推动落实相结合,提出以风能、太阳能为发展重点的清洁能源战略构想,即到2020年,实现清洁能源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的战略目标。同时,确定“走出去”发展新路径,即“跳出吉林,发展吉电”,为推进该公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做好顶层设计。
2011年,公司挥师西北,挺进享有“世界风库”之称的甘肃省,收购瓜州风电51%的股权。至此,在这块曾经创造古代丝绸之路的神奇土地上,继续演绎吉电人“追风逐日”的绿电梦想。
2013年以来,公司广大员工在雄居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浩瀚无际的西北荒原,风餐露宿、战风斗沙,以“心系吉电、西北崛起”的豪情壮志,演绎了吉电股份光伏产业在西北高原实现“零”突破的神话。他们仅用7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青海格尔木一期、二期40MW和甘肃临泽50MW光伏项目,创造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盈利的业界奇迹。
2014年8月,在集团公司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国家电投旗下江西新能源公司51%股权成功并入吉电股份,收购风电资产总装机容量为250.5MW。这一优良资产的注入,进一步坚定吉电股份清洁能源战略取向,提振吉电股份“走出去”发展的信心。
截至2015年底,该公司“走出去”开疆拓土的足迹,已经从吉林省拓展到河南、安徽、江西、青海、甘肃、新疆、山东、云南等22个省区市,初步形成东北、西北、华东、江西“3+1”发展格局,储备资源已达1289.13万千瓦,产业化格局雏形显现。“北稳西征南扩”的清洁能源战略布局正从一个“大构想”演变成实实在在的“大手笔”。
转型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弯道超车
作为国家电投在东北区域的唯一电力上市公司,吉电股份相信,国家电投“核电强国梦、清洁能源梦”的历史使命中,必将有自己浓重的一笔。
国家电投董事长王炳华表示,国家电投清洁能源发展要坚持“精准投资,防控风险”的思路,对标国际国内先进企业,做专做实、做精做细,用好内部资源,充分发挥好集团公司所拥有的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这一优势。
正是基于国家电投这一优势产业,吉电股份将致力于先进能源技术的创新,打造东北区域清洁能源生产的龙头企业,成为可持续的绿色能源供应者,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国家电投四大平台——市场化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承接平台、清洁产业发展平台和区域化生产运营管理平台。
吉电股份总经理吴润华告诉记者,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未来,吉电股份将坚定以“电热为主、产业协同、创新驱动、一流公司”为战略目标,坚定公司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不改变,坚定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不动摇,坚定转型发展的劲头不松懈,努力做大做强国家电投二级单位的利润中心。具体来说,即力争到2020年,努力实现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其中,火电600万千瓦,新能源1000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到60%以上,在国家电投“十三五”期间实现“弯道超车”的总目标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