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公司动态
0

事故与煤价齐飞?今年超三成重特大事故发生在煤矿

  • 索引:518
  • 发布时间:2016/12/21 8:58:49
  • 点击次数:268
  • 加入收藏

据国家安监总局网站消息,近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发布2016年第二批国家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信息,9家煤炭生产企业的不良记录信息被公开曝光,按规定纳入“黑名单”管理,并推送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相关部门将对其开展联合惩戒。

9家煤炭生产企业包括,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2家生产经营单位和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7家生产经营单位。

这令人惊奇,碰巧今年,尤其下半年以来煤炭价格大幅上涨,涨幅同比最高达到57%。煤价的高涨刺激了生产?其中是不是有一些违规、落后产能死灰复燃,酿成事故?从事故通报看,有些事故煤炭确是违规生产。

如果存在这些关系,有关部门需要从政策层面进行调整。先来看看吧!

价格飞涨与煤炭事故如影随行

今年一路高涨的煤价在11月达到顶峰。环渤海动力煤(5500大卡)现货价格年初372元/吨,经过一路扶摇终在11月直上600元/吨达到606元/吨(11月11日)。而后在发改委强力调控之下,落在595元/吨(12月14日)。

煤价上涨被认为与去产能政策相关。今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要求“按全年作业时间不超过276个工作日重新确定煤矿产能”,代替此前的330个工作日。

这一政策引导下,煤炭产量出现下降。根据发改委官网发布的《2016年前三季度煤炭生产供应简况》,今年1-9月,全国煤炭产量24.6亿吨,同比下降10.5%。

随着下半年经济基本面转暖,工业需求增加,煤炭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国家能源局及统计局披露2016年9月电力工业数据: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9%;全国全机组发电量增长6.8%。1-9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5%;全机组发电量同比增长3.4%。据相关报道,由于煤价上涨过快,贸易商与电厂签订的合同数量大幅减少,山东部分电厂煤炭库存仅够一个星期使用。

煤炭供需失衡进一步推高煤价。然后在煤炭低价期间,数量减少、被人忽视的安全事故随着价格飞涨开始增多。

但这不是一般意义的增多,增幅“媲美”煤价上涨幅度。不完全统计显示,今年10月底以来,全国已至少发生10起煤矿事故,3起重特大事故均出自关闭退出和落后产能煤矿。

纵观全年,全国共发生31起重特大事故,据国家安监局统计,这31起重特大事故中,平均每起有大约18人遇难。其中,煤矿事故占了10起,以超三成的占比排在首位。4起特别重大事故中,煤矿瓦斯爆炸占了2起。

今年的矿难事故,以1-11月份公开披露的消息看,1-10月除了3月达到7起,其他月份均不超过4起,而11月最多,达到9起。

以云南为例,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11月至今已查处49个煤矿典型案例,均涉及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

让人不由得不联想:事故和煤价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事故集中在煤价上涨后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12月5日公布的关于赤峰宝马矿业“12˙3”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通报称,事故充分暴露出一些煤矿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受煤价上涨的利益驱动,违法违规冒险生产问题突出;一些地区和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责任不落实、组织不得力、落实不到位。

在早先进行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紧急视频会议上,国家安监总局分析3起煤矿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暴露的问题:均为瓦斯爆炸事故,均存在严重违法违规生产行为,均属关闭退出和落后产能的煤矿,均为被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查处的煤矿。

陕西省安监局相关部门负责人曾表示,每年四季度都是事故发生的高峰期。今年煤价到三四季度开始上涨,一些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冒险组织生产,有些甚至没有证照的不合法矿井也在生产。

可以看出,今年煤炭价格的疯涨行情,尤其是进入取暖季后,煤炭市场的需求缺口进一步放大,很大程度上催生了违法违规冒险生产的行为。其中,供需矛盾为内因,不安全生产为外因。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焕宁12月3日要求,深入扎实地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进一步加强安全排查治理和监管。

各地安监局也相应出台政策,力促煤矿安全生产。然而煤价依旧高位,煤矿事故仍在继续。12月10日,四川凉山州盐源县博大乡安达煤矿在停产整顿期间发生一起窒息事故,造成5人遇难。

目前看来,监管层发力对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有一定积极作用,但煤炭价格尚处高位,供需缺口短期内依然存在,这一催生事故的内因如果不得到解决,违规生产行为很难根除。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消息,11月煤炭价格开始回落,供应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但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总监李俊松近日公开表示,今年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把煤炭库存从3亿吨减到1.5亿吨,但后续又开始释放产能,“这一去一补就带来了2亿吨的供给缺口,明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弥补这2亿吨的供给缺口。”

最新推荐